原油价格历史数据_历年原油价格表
1.石油期货市场怎样?
2.中国历年通货膨胀分别在什么时期
3.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4.现货原油价格主要与什么有关?
据悉,商务部正式下发2021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配额量为3524万吨,同比减少34.6%。叠加首批配额,今年累计已下放15783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微涨0.08%。
2021年第一及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明细
单位:万吨
打开APP查看大图从此次下发来看,部分厂家只拿到了剩余配额的50%,因此此次配额下发仍难有效缓解市场配额紧张情况,地炼购也将维持谨慎。当然可以预见的是,今年仍将会有第三批配额。
另外此次配额下发也基本验证了此前市场传言,包括第二批配额只下发剩余总量的15%,以及包括海右石化、清源石化在内的几家炼厂配额遭到削减,而这也是历年首次削减地炼配额,前期宝塔以及中海精细、玉皇等皆因破产或装置拆除参与裕龙项目置换而停发配额。
展开剩余86%
另外,随着民营大炼化于近年陆续投产并发力原油进口,特别是去年底浙石化二期两套1000万吨/年常减压陆续投产以及江苏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常减压今年8月份投产试运行,大炼化原油配额量占比逐年上升,尽管此次配额下发,盛虹暂未在列, 恒力石化和浙石化分别下发300万吨,分别较去年同期下滑63%和69%。
隆众资讯分析,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石化行业动作不断,祭出环环相扣的组合拳,即严查地方炼厂落后产能淘汰以及配额转卖情况——LCO、混芳以及稀释沥青征收消费税——进口原油使用情况核查扩大到五大国企——全程伴随多地成品油市场整治及严查偷税漏税。故从整个路径亦可以看出,石化行业正在加速变革,前期运行不规范的地方均在不断堵漏,而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国家或在刻意加速推动石化行业优胜劣汰以及升级转型
石油期货市场怎样?
具体如下:
一、开始征收。主要政策:1993年1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院令[1993]第135号)。确定征收范围、征收方式、汽柴油税率分别为0.20元/升和0.10元/升
二、税率调整。2008年2月2日,《关于调整部分成品油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9号),该文件取消了成品油暂按应纳税额的30%征收消费税的暂时规定。明确了“自2008年1月1日起,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按每升0.2元征收消费税,燃料油按每升0.1元征收消费税。”
三、2008年起中国实施燃油税费改革,《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67号)出台,明确将无铅汽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每升1.0元;将含铅汽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8元提高到每升1.4元;将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1元提高到每升0.8元;将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每升1.0元;将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1元提高到每升0.8元。
四、2012年9月27日,《关于催化料、焦化料征收消费税的公告》,明确了催化料、焦化料属于燃料油的征收范围,应当征收消费税。自2012年11月1日起执行。
2012年11月6日,国税总局2012年第47号公告《关于消费税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再次明确了成品油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自2013年1月1日起,纳税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产加工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呈液态状(沥青除外)的产品,均按照《公告》所示相关原则,以石脑油(1.0元/升)或是燃料油(0.8元/升)的税率征收消费税。
2013年9月9日,国税总局再次2013年第50号公告《关于消费税有关政策问题补充规定的公告》,针对2012年第47号公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补充规定,明确了征收中的具体规定。
五、税率大幅度调整。2014年11月28日发布《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财税[2014]94号)、12月1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财税[2014]106号)、2015年1月12日发布《关于继续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财税[2015]11号),经过两月内的三次上调,将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由2009年的每升1.0元、0.8元,提至每升1.52元、1.2元。
中国历年通货膨胀分别在什么时期
石油期货市场是在石油现货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贸易量不断扩大。当时一直沿用的即期石油现货交易,虽然价格是现实的、明确的,但用户所需的量没有保障。中远期现货交易合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可以进行有限转让,从而具有一定的避险功能。但由于其转手仍不方便,不能进行现金结算,并不能完全解决价格风险问题,于是石油期货交易应运而生。
石油期货自18年产生以来,至今已有28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时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跌宕起伏,石油期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期货市场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与其他商品相比,石油期货交易的历史虽然较短,但由于石油工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及其特征,石油期货价格已经同黄金价格、利率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起,成为衡量世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
早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14年,美国纽约棉花和商品就推出了一个原油合约、C级船用燃料油合约和一个粗柴油合约,但由于交割地选在远离美国本土的阿姆斯特丹,再加上当时油价比较平稳,这些合约上市失败。后又经精心策划,在18年11月,美国纽约商品推出2号取暖油、6号重质燃料油合约,把交割地选在美国本土——纽约港,一举成功,开创了石油期货的先河。1983年3月30日,纽约商品又推出了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期货交易合约,也获得很大成功。自此以后,石油期货贸易迅速发展。
石油期货市场的优势在于:一是期货克服了即期现货和远期合约量不稳、价格不准的弊端;二是期货的发现价格、套期保值、转移风险和优化配置的功能广受欢迎;三是期货市场管理严格,“游戏规则”透明,市场流动性大,给参与者留有很大的经营运作空间。
目前,美国纽约商品(NYMEX)、英国国际石油(IPE)、新加坡(SGX)、日本东京工业品(TOCOM)等都是石油期货运作比较成功的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充分,得到各国现货商和投资者的广泛认同,在国际现货贸易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纽约商品 纽约商品成立于1827年,是世界上经营金融商品、白金系列金属产品和石油产品期货交易的最大的。18年,纽约商品首次成功地上市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份能源期货合约——加热油期货合约,此后它成为世界能源期货期权交易的最主要场所。
20世纪70年代,油价的剧烈波动给西方国家经济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急需相关衍生工具予以避险。18年11月14日,纽约商品推出了加热油期货交易,该合约在上市两年后交易量迅速上升,取得了巨大成功。1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和1980年的两伊战争使世界石油价格波动异常剧烈,大量现货企业认识到期货市场的保值作用,纷纷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而NYMEX的加热油期货无论在合约设计还是规则制订方面都较为科学,吸引了大量套期保值者的参与。同时,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为市场投机者提供了较好的获利空间。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NYMEX的石油期货取得了巨大成功,交易量逐年递增,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期货品种。
NYMEX的加热油期货历年交易量1982年,NYMEX又推出了世界第一个原油期货合约——轻原油期货合约,由于它是以美国著名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为主要交易标的,因此又被广泛地称为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合约。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与英国布伦特原油、中东原油并称为全球三大基准原油,在美国已经形成比较发达的现货市场体系,中远期贸易十分活跃。因此,NYMEX的轻原油期货(WTI)的推出立即吸引了广大石油现货商的参与,交易规模迅速上升,其价格也成为全球原油现货贸易的重要定价依据。2004年,NYMEX的WTI原油交易量为5288万张,
NYMEX的轻原油(WTI)期货历年交易量是全球交易规模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
1986年,NYMEX在能源期货方面继续拓展,又推出了无铅汽油期货合约。无铅汽油在经历上市初期的沉寂之后,于近几年开始活跃,交易规模迅速上升。2004年,该合约的年成交量分别为1278万手,日均成交量为51315张左右,与加热油期货合约交易量比较相近。1990年,NYMEX又推出天然气期货交易,也获得了较大成功,2004年成交量为1744万张,成为NYMEX中仅次于WTI原油期货的重要能源品种。近年来,NYMEX又推出了以英国布伦特原油为交易标的期货合约,用现金交割方式,进一步丰富了NYMEX的能源品种结构。
国际石油 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成立于1980年,是继美国之后发展起来的。由于伦敦是欧洲石油贸易的中心之一,以及伦敦的期货交易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等原因,使得国际石油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能源。1981年4月,伦敦国际石油推出重柴油期货交易,合约规格为每手100吨,最小变动价位为25美分/吨。重柴油在质量标准上与美国取暖油十分相似。该合约是欧洲第一个能源期货合约,上市后比较成功,交易量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走势,2004年交易量达到936万手。1988年6月23日,IPE推出国际三种基准原油之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上市后取得了巨大成功,迅速超过轻柴油期货成为该最活跃的合约。2004年,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达到2546万手,位居全球能源期货品种的第二位,布伦特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石油现货贸易价格的重要参考。
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历年交易量新加坡 新加坡国际金融前身为新加坡黄金,成立于18年。1989年,新加坡国际金融的第一份能源期货合约——高硫燃料油期货合约上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加坡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转运和炼油中心,其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庞大的炼油能力,使它成为世界石油交易的一个热点。新加坡国际金融迅速成为亚洲地区和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交易中心之一。
东京商品 日本的石油期货起步较晚,迟至1999年才推出第一张石油期货合约。1999年,东京工业品(TOCOM)推出了汽油、煤油期货,当年成交量分别达到1065万手和362万手。2001年又推出了中东石油期货合约。该合约以中东石油为交易标的,合约规格为1000桶/手,用现金交割方式,交割结算价为国际权威机构P1atts报出的当月迪拜和阿曼的日原油贸易价格的平均价。
中东作为世界石油的主产区,中东原油也是与北海布伦特、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齐名的全球三大基准原油之一,亚太地区使用的原油约70%来自中东。在良好的现货背景下,TOCOM的中东石油期货取得了初步成功,2004年,TOCOM的汽油期货交易量为2365万手,煤油期货交易量为1304万手,中东原油期货交易量为228万手。石油期货上市前,日本的石油现货市场已基本放开,各石油公司都可以进口和经营石油,为石油期货的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1、1987~1988年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要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年开始加大财政支出,不断扩大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以后,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猛增。与此同时,为了解决赤字问题,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到1988年第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7%。由于货币的超量发行,市场货币的流通量剧增,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货币贬值。同年5月宣布物价补贴由暗补转为明补,6月份一再表示要下决心克服价格改革的障碍,7月份尝试着开放了名牌烟酒的价格。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居民的不确定性心理预期,引发了1988年8月中旬的抢购风潮和挤兑银行存款的现象。1988年第四季度末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上涨20.3%,8月份银行存款减少了26亿元,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8.5%。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其措施之严厉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2、到1993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中央于1993年夏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总理亲自任人民银行的行长。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纪律;使国有银行与其隶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分离;所有专业银行必须立即取消外;限制地区间;派出工作组到各省检查执行情况等等。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比率由1:5.64骤然下降到1:8.27,国际收支恶化。由于国内巨大的需求压力,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超常增长,使得通货膨胀全面爆发。
由于1992~1993年我国经济中出现的严重的泡沫现象(例:海南发展银行被并购)和高通货膨胀率以及潜在的金融风险,中央从1993年夏开始实施“软着陆”的攻关调控,在货币政策方面出台了13条压缩银行信贷规模的措施,使新增货币供应量M0从1993年的1528.7亿减少到1994年的1423.9亿和1995年的596.8亿。由于这次调控吸取了以前货币紧缩过度造成经济过冷的教训,这个货币政策的实施中一直遵循着“适度从紧”的原则,最终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是实际上还是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信贷状况的收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综合信贷的平衡;限制地区间的信贷大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紧缩措施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影响不大;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出现巨大差额,1993年夏沿海专业银行的利率为10%~16%,而市场利率却达到20%~35%。
3、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当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对投入工厂,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庞大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2003年中国的原油进口比2002年增加31.2%,达到创纪录的9110万吨。我国主要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
现货原油价格主要与什么有关?
供求关系,原油库存,汇率因素,经济发展状况,突发与气候状况。
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扩展资料:
原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 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比重0.78~0.,分子量280~300,凝固点-50~24℃。
原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接近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
原油分类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参考资料:
对于原油价格的分析上,主要需要关注来自于三个方面的信息:供给、需求及库存。下面的列表列出了来自于分析中一般需要关注的一些具体要素:
(一)需求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经济增速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增长会通过改变石油市场的需求量影响石油价格,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天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气候状况会影响到原油的供给和需求,比如异常的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国际油价,但它对整个国际油价的影响作用是短期的。(二)供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产量变化的原油价格的影响
石油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的供给对油价的作用原理有所不同,产量与价格的关系有着主动与被动的区别。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原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原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惯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产量来抑制油价。
2.地缘政治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突发与气候状况——使油价波动更加不确定? 石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三)库存与原油的相关性
原油库存分为战略原油库存与商业原油库存。战略原油库存是国家为战略考虑,防备石油短缺而储备的石油库存。这是因为原油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除了战略属性外,原油同时具有其商业属性。商业属性方面需要关注商业原油库存,它是高于安全义务库存量的部分,原动力来自于经济的需要,因此与价格紧密相关。
每周三EIA(Energy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美国能源情报署)会在美国东部时间早10:00公布库存报告,市场的关注重点在商业库存上,通过商业库存量来预测原油的价格走势。
(四)金融市场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投机持仓变化与NYMEX原油价格
目前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国际投机资本的操作是影响国际油价不可忽略的因素。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2、相关商品对原油价格判断的参照
众所周知,商品走势总体和美元走势呈反向相关关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商品的相对价格自然下降;另一方面,美元升值往往代表了避险情绪的上升,从而减少对商品等风险资产的需求,从而商品价格下降。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汇总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